English

土工布布点宜少不宜多

1999-01-11 来源:光明日报 武勤英 陆慕寒 我有话说

去年夏天的洪水,使中国人一齐学会了一个专业名词:“管涌”,而且都知道了管涌如不及时处理,就意味着溃堤。那么,能不能建成不易管涌、更坚固、更牢靠的堤坝呢?完全可以,那就是要让土工布发挥作用。

土工布不是纺织品,它是继钢材、水泥、木材之后的第四种新型建筑材料,确切地说是一种由化纤、涤纶等合成的材料。它可以起到加强、过滤、排水、隔离、防渗、防护作用。有了土工布,就不必用人的血肉之躯去抵御突发的洪水。它早已被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水利、交通、建筑工程中。比如,过去的荷兰,有40%的国土低于海平面,一遇海啸,就会有数千人的生命受到威胁。荷兰人从惨痛的教训中总结经验,从五十年代开始,他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修建大坝,坚固的堤坝可以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。这神奇效果的产生,仰仗的正是建材家族中异军突起的土工布。

到1997年,我国土工布总产量已有1亿多平方米、2万多吨。去年7月,当长江流域的洪灾刚刚发生时,便有国外著名织造公司致函我国,介绍国际上普遍应用土工布的情况,并建议在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推广使用。这个建议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。8月27日,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讨,一向不为国人所熟悉的土工布终于被推上了前台。

目前,土工布的推广应用工作正在全力推进,工程建设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积极性都很高,就在我们对有关部门进行采访的时候,还不断有前来洽谈和咨询土工布的多家企业。有一家浙江的企业打电话给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朱民儒副秘书长说,现在报上都在宣传土工布,我们也想上,可什么叫土工布,它是什么材料做的,您能不能给讲一讲。这些日子,这种盲目想上土工布的单位和个人不在少数。鉴于这种情况,专家们提醒,发展土工布,要接受以前搞建设一哄而起的教训,定点宜少不宜多。

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徐朴认为,在发达国家中,凡重大工程项目,没有不使用土工合成材料的。美国每年耗用土工合成材料10万吨左右,我国要发展,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可能从2万吨一下子跳得很高。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是够用的,我们的纺织加工能力肯定有十几万吨,不宜再上很多新厂。

徐朴说,目前我国的土工布“大路货”居多,什么赚钱一窝蜂上什么,有时送的样品用的是好原料,工艺也精细,但一旦上大规模生产,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故意偷工减料。比如无纺布的原料,有的是用可乐瓶回收后再利用,就不如用颗粒状的正规原料,但产品一般埋在土下,待发现有质量问题再找回去就找不到他了。

有的纺织专家认为,在我国,由于基础性研究工作的薄弱,企业只能按国外样品来“照葫芦画瓢”,缺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,表现为品种较少,这就形成了不同工程条件使用同一产品的不合理现象,降低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效果,再加上生产与应用部门信息缺乏沟通,生产企业不知货往哪里销,应用部门不知到哪里去买。

为了防止一轰而上、盲目投资,不久前,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召开了“全国土工布应用开发座谈会”,与会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:

第一,加强宏观调控力度,健全投资风险责任机制,制止盲目建设土工布项目;同时要提倡强强联合,通过兼并、重组、适量投资、资本运作等手段,进行结构调整,发挥现有土工合成材料生产企业的能力,满足我国工程建设的需要。

第二,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开发是系统工程,涉及科研、设计、生产、工程管理、应用施工等各方面,国家要在法规和政策上予以支持和加强指导。当前应着重调研,积极而又慎重地制定有关产品标准、设计规范、施工规范、价格、质量保证等政策法规。土工合成材料关系基础工程的百年大计,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应由国家权威部门颁证,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,在重大工程设计中,强令使用达标土工布。

第三,由于土工布合成材料系微利产品,国家应对合成材料及其产品价格实行监管,保护生产商和工程应用方的利益。当前应针对国产土工布品种、规格单调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,加强并扶持重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、技术改造、技术革新,以期尽快改变我国土工合成材料总体落后的现状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